請輸入關鍵字......

台灣外交突破!打臉紅藍「謠烤披殺」伎倆




驚天大秘密!原來 IPAC 是台灣開的?像 Netflix 是訂閱制,有錢就是會員?
各位觀眾,網路「內線消息」又來了!最近一堆鍵盤柯南、靈界KOL大事宣揚,指稱那個國際赫赫有名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根本是咱們台灣政府的「小金庫」掏錢養的,甚至有人(可能喝多了)說是「台灣出錢成立」的。

哇,好大一盤棋!台灣真是臥虎藏龍,手眼通天!只可惜,這種「我鄰居的表哥的同學在國安局掃地聽到的」說法,跟現實的距離,大概跟地球到冥王星差不多遠。

【紅藍營笑點摘要】
紅藍營劇本: IPAC 是台灣養的,不獨立、不透明!這樣才能把它抹黑成「拿錢辦事」,它的權威性不就「鏘」一聲掉地上了嗎?高招!殘酷的現實: IPAC 是個跨國議會俱樂部,成員是各國議員,人家是獨立、非營利的。把所有公開資料翻爛了,也沒看到「台灣政府」或哪個「官方部門」的名字在捐款(金主)名單上。

紅藍營的劇本: 台灣是超級大金主!
殘酷的現實: IPAC 2020年開張,台灣 2024 年才擠進去。我們的疑問: ...所以,金主花了四年才拿到會員卡?這是什麼「付費玩家還在新手村外排隊」的神奇操作?這種邏輯,數學老師都要哭了。

紅藍營的劇本: 攻擊!攻擊 IPAC 公正性!質疑蕭副總統訪歐成果!絕對不能讓外交國安團隊太好看!殘酷的現實: 某些名嘴跟「協力夥伴」們顯然是*(手機行事曆)*叮咚!「8號到了,開始鋪梗!」、「9號到了,發動總攻!」 (真是辛苦你們了,週末還得上班)

一、 來聊聊「台灣金主」這筆帳
謠言說台灣政府出大錢,這到底是什麼《紙牌屋》都編不出來的多維度宮鬥大戲?編劇你出來,我們保證不打你。IPAC 官網、財報、國際報導,全部,就是找不到「台灣政府」是捐助者 (donor)。TFD 在 IPAC 資料裡是「合作夥伴」(partner),不是「贊助機構」(donor)。唉,連名份都搞錯。

二、VIP 金主排隊四年才入場,你信?
這是整起「謠言」裡最好笑的部分。2020 年IPAC 成立;2024 年台灣正式加入。傳說中的「超級金主」,花了四年才拿到會員資格?為什麼這麼慢? 因為 IPAC 規定,會員必須由「不同意識形態」的主要政黨議員共同參與。2022 年民進黨、時力、無黨籍立委去了,但國民黨沒出席。(缺一咖,組隊失敗)2024 年國民黨還是沒參加,但沒關係,民進黨(范雲)和民眾黨(陳昭姿)立委終於湊齊了「跨黨派」條件,台灣這才順利「插隊」...啊不是,是「正式加入」。

請問,如果真的是「出錢成立」的,還需要這麼卑微地等人湊桌嗎?早就該坐主位了好嗎!這邏輯...已經不是不通,是根本掉線了吧。

三、專業的來了:系統性「抹黑SOP」
這個「台灣出資」的驚天說法,源頭是哪?一家德國極左翼媒體《年青世界報》。該篇報導,沒有任何官方文件佐證,沒有任何主流媒體交叉驗證,但這不重要,「彈藥」有了就好。

來看這個完美的「週末攻擊時間軸」:

8 號 (六),統媒與特定學者先暖場,起手式: 「執政黨誇大了啦!」;帶風向: 「蕭副總統只是去 IPAC 借 歐洲議會場地,根本不是受議會邀請!都是大內宣!」(翻譯:蹭的!都是蹭的!)9 號 (日): 副總統剛落地,總攻開始。網路(火力全開): 「IPAC 是花錢買的!」、「蹭場地!」、「台灣捐了八十億歐元!」(數字都喊出來了,好具體喔!嚇死人!)KOL(補刀): 「民進黨政府灑大錢做宣傳啦!」

說台灣是 IPAC 的金主,就像說Netflix 是靠觀眾訂閱成立聯合國一樣荒誕。在這個「造謠比事實跑得快」的時代,還能一本正經地相信「台灣買下國際組織」的劇本,也算是一種創作自由的極致展現。

紅藍營挑在週末,用一個無法驗證的德國小報當引信,動員名嘴和側翼帳號,有節奏、有系統地發動攻擊。目的? 廢話,當然是想把蕭副總統的歐洲行打成「花錢買來的假外交」,順便打擊一下外交國安團隊的士氣。只能說,這套SOP,很熟練,但這劇本的邏輯,很不OK。





關鍵字

張貼留言

0 留言
*留言請注意禮節與法律規範,若涉攻擊、恐嚇、謠言與詐騙等言論將刪除,涉及法律案件者將提供檢警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