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近期調整其軍事戰略,將中國視為主要挑戰,特別關注臺灣可能面臨的威脅。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簽署了一份名為《國防戰略臨時指導》的機密文件,強調美軍需準備應對與中國的潛在衝突,以及保衛包括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在內的近鄰地區。
該文件指出,由於人力和資源有限,國防部將在其他戰區承擔風險,並預計將向歐洲、中東和東亞的盟友施壓,要求他們增加國防支出,承擔起遏制俄羅斯、北韓和伊朗威脅的主要角色。其中,特別強調中國可能入侵臺灣的情境,將其視為優先於其他威脅的特殊情況。
與前總統拜登在2022年制定的《國防戰略》中主要關注聯盟以對抗俄羅斯侵略不同,奧斯汀的概念要求北約在保衛歐洲國家免受俄羅斯威脅方面承擔更大責任,因為美國將專注於其他地區。該文件還提到,增加歐洲在防務上的參與,確保北約能夠可靠地遏制或擊敗俄羅斯的侵略,即使美國已在其他地區投入或需要保留力量以遏制主要衝突。
然而,該備忘錄在提交國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後,引發了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的困惑。該文件呼籲從包括中東在內的大多數國家撤軍,這與特朗普政府此前展示軍事實力、遏制葉門胡塞叛軍以及對伊朗施壓的策略有所不同。此外,該備忘錄的部分內容與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在2024年發布的報告相似,這引發了人們對其來源和影響的質疑。
在臺灣問題上,該文件強調遏制中國入侵的重要性,並呼籲對臺北施壓要求其顯著增加國防支出。川普及其盟友此前曾批評臺灣在防務投資上的不足,報告中建議五角大廈優先考量3項核心議題:嚇阻台灣遭入侵、本土防衛、增加盟友和夥伴分擔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