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般的經濟學一樣,需要設定在某些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進行估算,因此在預設其他政黨票不變的情況下,計算民進黨與基進黨的票數板塊移動,也就綠營民民把選票在民進黨與基進黨間移動。
假設有 20 到 25 萬票的綠營游離板塊選票,那麼
劇本一:基進黨增加選票且得到席次
基進黨與上次選票相比,多增加 20 到 25 萬票(達 70 萬票)可能獲得 1 到 2 個席次,這相當於至少要多增加整個臺東縣的人口,在票數板塊的挪移中,可能讓民進黨少掉一個不分區立委席次,這會的劇本若成立,在藍綠立院五五波情況下,變成往後民進黨討論議案時會受基進黨的箝制。
劇本二:基進黨增加選票但未得到席次
在票數板塊的挪移中,若基進黨上屆票數相比,僅增加 20 萬以下的選票,基進黨唯一獲利的僅有拿到選舉補助款。
劇本三:民進黨增加選票且得到席次
上次選舉堪稱是民進黨有史以來的席次天花板,若穩固 20 到 25 萬票的綠營游離板塊選票,可保持同樣的優勢。
劇本四:民進黨增加選票但未得到席次
若與上屆相比民進黨增加選票,但不太可能出現未拿到席次的情況,除非白藍橘黃合作共推(如 2008 藍橘合推)。
結論:
政黨票權力集中在大黨身上會比給小黨有益,除非小黨的選票結構已經在 5 %邊緣。目前綠藍都有政黨將泡沫化,或許成長中的政黨可以用理念說幅這些政黨爭取支持,或直接將理念從基層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