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中國飛彈射擊與臺灣國域 國家後續應有作為



▌中國導彈飛越台灣「領空」?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於8月3日造訪臺灣,因此中國透過舉行軍演的方式來恫嚇臺灣,原先中國公告軍演時間為8月3日至8月7日,但莫名的原因在8月4日中國即停止軍演,中國東部戰區火箭軍部表示:對臺島東部外海預定海域實施常導火力突擊,全部精準命中目標。」臺灣國防部於下午三點多表示中國軍演共發射11枚東風系列導彈,晚上九點多,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則表示,中國該次軍演有4枚導彈落在日本的經濟海域,並向中國提出抗議,同時,日本防衛省自衛隊在twitter發表一張導彈射擊地圖,引發臺灣內部爭議,原因在於中國導彈穿越臺灣臺北上空,而國防部卻未發布任何資訊甚至當下也未發布任何警報。



▌軍系學者認為:國防部做法正確
中國導彈飛越臺灣「領空」消息一出引發熱議,部分人士質疑國防部為何沒有發布任何警告,而更有人指出,2017年8月北韓試射飛彈飛越日本領空時,日本便發出警報通知國人,而臺灣國防部卻沒任何作為。

前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呂禮詩認為,共軍導彈飛越臺灣「上空」時,距離地面恐高達百公里以上,而超越卡門線就不能稱之為「領空」,而導彈在大氣層外平行飛行時,現役各類防空飛彈都追不上,所以國軍不發射(攔截)也沒錯。而國防安全學院的學者蘇紫雲表示,彈道飛彈高度已是「外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界定的大氣層外空間、屬「非領空」,沒有所謂侵入領空問題,此為中共對台「心理作戰」。前國防部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上校指出,共軍導彈落點均在臺灣本島外的海上區域,若與落在領海、本島內的導彈相比,政治與軍事戰略意義不同,國防部刻意不予說明的原因,應是不願造成壓力。


▌後續應該做法
國防部今年三月發布《民眾求生避難手冊》,但隨後遭到各方批評內容與實務脫節,如戰爭時停水停電竟然要民眾撥打電力或水公司電話;因烏克蘭戰爭關係,民間也出版許多避難書籍《阿共打來怎麼辦》、《台灣平民的戰爭求生手冊(非官方版)》、《小老百姓的戰場行動守則》、《危難求生手冊》;而空軍軍官退休的在臉書上發表他個人的《戰爭第一波下的平民生存手冊》,而Portaly社群的顧問喻守謙在臉書貼文《台灣防災傳送門》;內政部警政署提供「防空疏散避難專區」。

以目前來看,民間來的比國家更積極,臺灣應該整合民間力量強化資源,比如萬安演習,一般人比較無法接觸到,應該以社區為單位進行演練,而這些演練也不只運用在戰爭,像是急難救護,在地震或是災害(如氣爆)時都可派上用場,而可食用植物菇類等也可以開授相關課程或製成影像在網路提供學習。

政府後續的做法應該是積極投入後備軍人或民防武裝訓練、急難教育工作、後援糧秣補給,而非僅有發行相關手冊。






-


關鍵字

張貼留言

0 留言
* 留言請注意禮節與法律規範,若恐嚇、謠言與詐騙等言論將刪除,涉及法律案件者將提供檢警相關資料。